- 注册时间
- 2013-12-24
- 最后登录
- 2021-3-27
- 阅读权限
- 200
- 积分
- 4104
- 精华
- 0
- 帖子
- 1292
  
|
发表于 2014-2-22 01:10:38
|
查看: 21 |
回复: 0
摘要: 翻开四川地图不难发现,今天的乐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,共辖有11个县(市、区)。那么,149年前的乐山是什么样的呢?一张珍藏于乐山市档案馆的清同治三年嘉定府境全图,为我们揭开了谜底。而另一张同样藏于市档案馆的清同治三年嘉定府城境图,描绘得就是当时的乐山“中心城区”。 149年前 荣县、威远、洪雅都
正文:
翻开四川地图不难发现,今天的乐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,共辖有11个县(市、区)。那么,149年前的乐山是什么样的呢?一张珍藏于乐山市档案馆的清同治三年嘉定府境全图,为我们揭开了谜底。而另一张同样藏于市档案馆的清同治三年嘉定府城境图,描绘得就是当时的乐山“中心城区”。
149年前 荣县、威远、洪雅都属乐山“地盘”
资料显示,乐山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至石器时代,历史悠久,文化璀璨。春秋时期是蜀王开明故治。秦统一中国后,于市境内置南安县,隶属蜀郡,后曾改属犍为郡。北周大成元年(公元579年),取“郡土嘉美”之意,置嘉州。宋改嘉州为嘉定府,元改为嘉定府路,明降为嘉定州。清雍正十二年(公元1734年)复升为嘉定府,并在府治置乐山县,取城西南五里“至乐山”为名,“乐山”之名沿用至今。1950年,设乐山专区。1985年,撤销乐山地区建地级市。1997年行政区划调整,眉山等6县划出。
据市档案馆馆务科科长钟少兵介绍,清同治三年嘉定府境全图原载于清同治三年的《嘉定府志》。《嘉定府志》共四十八卷,分卷首一卷、星野一卷、方舆六卷、营建十卷、赋役三卷、职官四卷、选举七卷、宦迹二卷、人物四卷、艺文十卷。同治版本《嘉定府志》是完整的,1986年乐山市市中区编史修志办公室重印了此志,并加了新式标点。
从清同治三年嘉定府境全图上可以看到,149年前的嘉定府辖七县一厅:乐山县、峨眉县、洪雅县、夹江县、犍为县、荣县、威远县、峨边厅。与今天乐山所辖11个县(市、区)(犍为县、井研县、夹江县、沐川县、峨眉山市、市中区、五通桥区、沙湾区、金口河区、峨边彝族自治县、马边彝族自治县)相比,境域面积明显要大得多。那时,今天属于自贡市的荣县,内江市的威远县,以及眉山市的洪雅,都属于嘉定府的“地盘”(辖区)。
从府城境图看清同治时期的乐山“中心城区”
如果说嘉定府境全图是张大地图,那么嘉定府城境图,就是将这张地图的局部放大很多倍后所看到的一部分。
图上标注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,当时的一些机构或建筑按大致方位排列,能清晰地看到上面有山、有水、有城墙、有城门、有书院等。虽然当时没有现代化的手段和工具,可以准确绘制这样一幅地图,但古人也运用了自己的智慧,通过实地走访、记录,然后一笔一画用手工将图绘制出来,且不论画工如何、地理位置是否吻合,就图画的清晰度以及对细节的勾勒,都能看出当时的作者十分用心,尽量以写实的方式来展现嘉定府城的全貌。
仔细查阅这张府城境图,发现当时的一些地名或叫法也沿用到了今天。比如,高标山、涵春门、来薰门、育贤门、拱宸门等。而当时的府城是被城墙环绕,也是府署、县署所在地,应该是嘉定府的政权中心。虽然图上没有展现当时府城经济发展的情况,但就府城的作用而言,这里应该相当繁华,类似于现在的中心城区。
且还发现,随着时代的变迁,乐山中心城区的范围早已拓展了很多,已不再是府城境图上显示的那样,但对乐山的发展而言,这张图是一纸珍贵的见证。
|
|